2012米蘭時裝周Marni秀場
時裝公關朋友傳來他在雜誌寫的一篇專欄文章,關於香港時尚印記的 今昔由盛至衰,在國際時尚版圖上被邊緣化,提及當年我做的巴黎米 蘭時裝周直撃報導特刊,看到我的工作情況身影, 影響了他也希望進入時尚界,令我不勝感嘆! 恐怕那些年我真的害了他,以及一些年輕人。
結果,這個行業的真像是什麼?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物是人非,二 十年後已容不得我們只沈醉緬懷於昔日光輝,人生向前走,香港亦如 是。
不能否定的是香港在1970-1990年代的市場機遇和個人發展 的上升空間較大,看看我在時尚界的前輩, 有在六十年代後期當模特兒的,在七十年代可以轉型成為名店買手, 然後在八十年代以一百萬就創業,成為名牌珠寶代理商,九十年代五 十歲時賺夠了便退休。
往後世代的香港名模可以重複一樣成功轉跑道及實現提早退休的歷史 嗎?
1998年訪問當時意大利時裝新貴Marni的創辦人兼創意總監Consuelo Castiglioni,
她還帶我參觀品牌總部的樣品房。
|
1997年獨家訪問剛擔任Dior主帥的John Galliano
|
早年在米蘭時裝周訪問Anna Sui
|
想想自己趕上香港黃金時代的尾班車,八十年代末期畢業,一頭栽進 雜誌界,遇上國際時尚雜誌剛進入香港市場,於是轉工跳槽升職加薪 快,亦可以有不同的發揮空間和嚐試。九十年代中期轉職周刊, 在那個國際時尚資訊還不發達的時代,可以通過大衆媒體將國際時尚 界的故事以及高級時裝的影像創作普及化,強調原創性, 影響了一代的讀者,光是一本時裝周特刊在高峰期時便曾創下128 頁内容佔了超過60頁是廣告,用不著賣封面及被贊助去時裝周,可 以保持編輯部獨立自主權,統統只能歸因於天時地利人和,如何覆製 或重複?
張愛玲有句話說得好,「生逢其時生得其地」很重要。而每個時代亦 有它的好與壞,只能在某個時空和條件之下盡力做好。
當然我也會感嘆如果晚生二十年,身穿乜乜搭配物物,又或品牌to tal look 優雅現身,去時裝周看show, 全程由自家攝影師記錄自己美美的每一刻,由媒體及社媒聯合廣播便 能成就為fashion icon,我一定會將時裝周特刊變為個人照片集,由封面到封底也 是我!那些年便用不著苦惱什麼邀請函、攝影証、以及能否有時裝周 原創內容的故事!
香港這一代時裝人的價值觀是什麼?成名靠穿衣和美拍,但若不能被 國際模特兒公司如IMG等發掘和簽約,只能祝好運,反正江山代有 才人出!
(原文首發於香港明報專欄, 版權為作者擁有, 不得轉載, 網絡版經重新修訂)
Facebook : www.facebook.com/janicewong831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janicewong831/
與昔日兩位<<明周>>攝影師戰友, 攝於米蘭時裝周秀場。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